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自2020年获批、2021年首次招生以来,学院领导及全体师生认真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,坚持立德树人,强化公司产品,努力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。今年首届13名研究生全部实现了高质量就业。
一是完善了培养方案。开设了人工智能+课程,如计算智能理论、智能信息处理、云计算与人工智能、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、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等课程,并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相结合,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。首届13名毕业生中2名进入天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,1名入职高校从事网络信息化工作,其余10名分别入职信创海河实验室、中石化天津石油分公司、大秦铁路、北京小米等国内知名企业,从事信创产品研发,信息与信号处理和网络系统开发运维等。
二是重视课程建设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,不断更新教学理念,坚持以员工为中心,以“高阶性”、“创新性”和“挑战度”为原则,深入挖掘思政元素,着力打造优质课程,实现了“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”的有机融合。现有现代数字信号处理、信息论与编码、通信网理论3门课程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张立毅教授主编的研究生教材《信号检测与估计(第3版)》获批天津市级课程思政优秀教材。
三是强化了科研素养的培养。学院制定了系列的学术培养和学术交流制度,规范了培养环节,如新生系列教育、专家学术讲座、研究生学术报告、组织师生参加国际国内会议等,取得明显成效。首届13名研究生获批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5项,发表高水平SCI、EI学术论文23篇,获得天津市老员工创新奖学金1项、国家级和天津市级学科竞赛奖7人次等。
公司紧贴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需求,紧密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,注重员工创新能力培养,在后期工作中将继续加强学院团队建设,着力提升公司产品质量,努力培养高素质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。
